成都优化限购 创新性鼓励改善需求释放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孔海丽 北京报道

11月17日,成都市进一步优化了区域限购措施,消除复杂的限购限制,鼓励非户籍居民在成都外围区域购房,并且不再区分居民家庭购房资格顺位,取消了200平方米以上房源以及购房人数不超过房源数2倍房源的公证摇号措施。


(相关资料图)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成都此举将促进购房需求的合理释放,适当放开了对改善需求的限制,同时保护刚需群体的权益,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后续或有更多城市借鉴。

消除复杂限购的阻碍

成都明确,为改善房地产市场局部区域供需失衡状况,明确将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等在内的12个区统一为一个住房限购区域,具备该区域内任一区购房资格的居民家庭以及具备成都高新区南部园区购房资格的居民家庭,均可在该限购区域内购买住房。

同时,在成都东部新区、青白江区、新津区、简阳市、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金堂县、大邑县、蒲江县区域内生活工作且无自有产权住房的非成都市户籍居民家庭,可在该区域内购买一套住房用于自住。

“将中心区和热点新区统一为一个限购区域,而不是过去纷繁复杂的限购模式,有助于合理住房需求的释放。”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消除限购阻碍之后,符合条件的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想要买房的区域,会释放市区内和热点区域跨区域购房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与前期严格按照户籍条件限购相比,成都鼓励非户籍居民在非热点城区购房的举措,既能促进非热点城区的去化,也能满足外来人群安居成都的愿望。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关荣雪指出,成都此次进一步优化区域限购,将住房供需两端适度合理化,增加部分购房者的购买机会,缓解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购房压力,既能实现区域平衡发展,同时将释放一定的购房需求。

鼓励改善需求进一步释放

近段时间以来,多数热点城市的改善型购房需求走热,但在此前严格的限购政策之下,改善型购房往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

成都本次明确,不再区分居民家庭购房资格的顺位。登记购房人的资格复核不再按照户籍所在地、稳定就业地及社保年限进行顺位排序;而且,对首次开盘的“双限地”项目及其后续批次房源、建筑面积在200平方米及以上的房源以及登记购房人数在房源数(不含200平方米及以上)2倍以内的房源,由开发企业自行组织销售,不再实施公证摇号。

“对有收入支撑的购房群体,根据市场需求适当放开限制,有利于支撑需求面。”李宇嘉说:“与此同时,对面积较小、登记人数多的,依旧按照无房(棚改户)、普通房需求的优先顺序予以满足。这样,既符合房住不炒的要求,也能适度调整和纠偏过去的政策。”

另据中指研究院数据,10月份,成都全市商品住宅供应面积133.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4.5%,环比上升27.5%;成交面积122.6万平方米,同比上升9.9%,环比上升43.4%。市场逐渐稳步修复,呈现稳中有升态势。

“成都此次限购和摇号规则的调整是优质化、高质量的政策变动,有利于成都住房市场持续向好恢复。”关荣雪表示。

编辑:王健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