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题研学旅行乱象 当前报道
6月即将过半,各地陆续发布了今年中小学的暑期放假安排。家长群里围绕暑期带娃去哪儿的话题也就此展开。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视野的扩展,在育儿教育方面,除去传统应试教育之外,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对于孩子眼界、格局等方面更为多元的拓展。研学旅行作为创新教育的新业态成为不二之选。
然而,伴随热度的同时,乱象也开始滋生。6月12日,一则媒体曝光的“研学市场乱象调查”登上热搜,随后更是引发了人们对于研学旅行乱象的讨论以及对于相关管理办法的强烈呼吁。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那么,乱象背后的症结究竟在哪?是否有可行的破题之法呢?
定义边界模糊不清归属部门尚未明确
研学旅行在国内驶入快车道还要追溯到2016年,彼时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自此研学旅行被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政策红利也开始持续释放。
而后的2019年,教育部组织研究确定的增补专业中出现了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2022年,研学旅行指导师一职出现在了人社部公示的18个新职业之中。
不过,在财经网的走访调研中却发现,虽然研学旅行的高速发展已经历经近7年时间,但是包括从业者和学生家长在内的群体,对于研学旅行的定义边界以及归属行业的看法并不一致。
“是不是指夏令营,或者那种去景点、大学的?”、“孩子学校组织过类似的不知道算不算,就是去参观三星堆,当天来回。”、“之前有留意过国家博物馆小讲解员或者海洋馆奇妙夜之类的活动,算研学吧?”、“现在好像什么都是研学,只是说法不一样,有的叫游学,有的叫夏令营、研习班、大师课之类的,我们也分不清。”
不仅如此,谈及研学旅行究竟属于教育还是旅游行业的问题,也是众说纷纭。
有家长认为,研学旅行说白了只是在玩中带点儿学的成分,本质上还是旅游。但也有家长觉得,研学旅行应该以学为核心,以收获知识、技能为导向,旅行只是形式,不该本末倒置。
而一部分从业者则认为,研学旅行就是一种新的旅行方式而已。但也有一部分从业者对这样的观点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研学旅行本质上应该以研究学习为核心,只是过程发生在路上而已。它是通过实践性、探究性的方式让孩子们能够收获知识、情感等,并在过程中有所反思。
显然,行业定义的模糊不清以及指导监管部门归属尚不明确的问题也成了导致市场乱象的首因。
对此,儿童艺术研学联盟主理人丁泽欣表示:“从政策方面,目前只有指导性方针作为指引,行业还处于摸索前行状态。如果未来监管归属问题能够明确,后续或将出台相关标准。但更多的研讨性工作还需要社会力量与体制内相关部门共同去推动。”
玩家众多各有短板行业人才缺口极大
事实上,由于行业定义边界模糊,准入门槛较低,目前从事研学旅行的企业众多。财经网梳理发现,截至目前从事该行业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四大类。
其一是旅游机构,他们的特点是订单量大,拥有稳定的获客方式,成本相对最低,在落地资源上有垄断和打包售卖的优势,但在课程内容研发的专业性上相对较差;第二类是专为学校进行研学服务的机构,他们会更了解学校的要求,但在落地服务方面,仍需依赖外包公司才能完成,因而会存在一定的落地服务体验风险;第三类是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他们通常是以既有客户为主,进行临时性的研学活动,因而受众有限,频次有限;第四类是介于前三者之间,主要提供内容课研体系及服务运营的公司,他们在自身从事落地研学活动的同时,也为前三者提供整体培训和内容研发,人员构成通常以课程研发人员为主,落地服务承载量相对有限。
而正是由于玩家多元、且各有短板,不同企业自身对于研学旅行产品的理解与侧重也各不相同。因而在体验感受上,也就会与不同的消费者心理预期产生偏差。
在丁泽欣看来,应该将旅游和教育进行充分整合,以提升行业服务整体水平,“可以让旅游行业的专家去做安全、技术调查、资源方面的规划落地,让教育行业的专家去培训更多的从业人员转换翻译知识的方式,找到更适合孩子理解与认知的授课形式与课程体系搭建,形成合力,补齐短板。”
此外,目前看,研学旅行从业人员的整体服务水平也存在较大缺口。
一位研学企业主谈到,虽然2022年有了研学旅行指导师的新职业公示,但证书的含金量与真假很难辨别。因此,她们在面试时,还是会优先选择有教师资格证的应聘者。
此外,丁泽欣谈到,她们在与高校交流时发现,即便是目前主修研学旅行专业的学生,对于这一职业画像的理解也并不清晰。
因此,她认为,从事研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之外,还应到各种类型的研学机构进行参访交流。“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知道研学落地时是什么样子。学校如果能将研学落地实践与学分挂钩,对于这些学生来说,毕业后就业将会更加容易。并且,从长远来看,这对行业整体从业人员水平的提升也将大有助益。 “
疫情影响急于回血监管空白亟须建立
而我们还注意到,依托政策指引,研学旅行行业大部分的新进企业主要集中出现在2019年。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约有5590余家“研习营”、“夏令营”相关企业,其中2019年新增注册企业数量达1540余家,增速高达60.8%,为近五年最高。从成立时间来看,成立1至5年之间的相关企业,占比高达62.76%。
但众所周知,2019年也是疫情的开端之年。无论是传统的旅游企业还是新进的研学旅行企业均遭受了疫情重创。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研学旅行发展报告2022-2023》显示,疫情期间研学企业业务减少、经营压力增大。企业进场与离场在同时发生。2021-2022年开展研学业务的企业数量虽然仍在增加,但新增注册企业的增幅却开始缩窄。
存活下来的企业在疫情防控全面放开后,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才能加速弥补前三年的业绩损失,最大程度地刺激消费者为自家产品埋单,以实现业绩“回血”。
而在经济尚未彻底复苏、行业竞争压力集聚的背景下,普通的旅游产品很难再吸引消费者眼球,于是“研学”又成了企业刺激消费,产生溢价的重要“抓手“。
但迫于成本压力,部分企业不愿或难于再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研发成本,对于研学产品进行深入打磨。此外,为节省相关投入,很多企业选择将更多业务外包。于是市场上,不仅各种打着研学噱头的”擦边球“产品陆续出现,骗取高溢价的成交不胜枚举,且销售、课研、运营几端服务主体相互割裂,服务水平难以保证,体验感急剧下滑。
对此,业内专家提出,建议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等多部委联合牵头,尽快出台研学旅行管理办法,制定详细的行业标准和管理细则,规范研学服务流程,建立研学市场监管体系,以整顿市场秩序。
此外,丁泽欣也谈到,目前行业获客的方式仍以信任为基础,企业短期的逐利行为并不可取,未来也必将付出更大的信任成本。从业企业需要回归研学内容本身,去研究怎样从做到有温度,到挖掘更多深度,甚至能增加跨学科广度的范畴,才能真正赢得市场。
编辑:高雅关键词: